logo

行业新闻

32家家居上市公司市值蒸发1700亿,为扛住寒冬,他们放大招了!

点击数:2926来源:发布时间:2018-12-10

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都是“熬出来”的。

2018年,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似乎又是一个动荡的年份。打开百度搜索框,输入“2018年股市”,出现的关联词赫然就有“2018年股市暴跌原因”,其中巨头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

以腾讯为例,其股价在第三季度依旧下滑,截至12月7日18点,其市值仍停留在2.96万亿港元,与今年最高点时市值一度超过4.5万亿港元相比蒸发了1.5万亿港元。

股市下跌、走势疲软、持续震荡、熊市等等成为了2018年出现的高频词,资本很焦虑,上市公司很茫然。


资本市场的动荡

2018年的“熊市”引发了一大批上市公司的市值动荡,实体制造业也不例外,就算是仍没有被工业互联网真正改造的“土行业”也有所波及。

亿欧家居上周特意对家居行业3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与年初相比,我们发现91%的企业在2018年出现了市值下滑的现象,近五分之一的企业市值遭受腰斩。


32家家居上市公司2018年市值和营收变化情况


在32家上市公司中,当前市值排名最高的是欧派家居,超过了350亿元,与今年5月份一度超过600亿的市值相比,欧派半年内市值就蒸发了近300亿。

欧派并不是个例,顾家家居今年以来市值也缩水了100多亿,曲美家居当前市值与去年市值最高点相比也缩水近八成。经亿欧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32家上市公司市值总跌幅逼近了1700亿元。

不得不说,市值腰斩、发展不如预期等等都是上市公司正在面临的难题。


放缓的营收

但更大的难题也许不是市值的“放缓”。

就在本周,亿欧家居盘点了32家上市公司营收变化情况,这些企业营收变化均呈现出明显放缓的趋势。

定制家居企业2017、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变化对比图


定制家居为例,除了皮阿诺的营收增速基本保持不变,其他7家上市公司则明显下滑,可谓疲态尽显。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定制业上市公司董秘告诉亿欧家居,接下来营收增速还会持续下跌,平均每年保持10个点的增长就不错了。


板材及卫浴企业2017、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变化对比图


从数据呈现来看,营收放缓的趋势在地板、装饰材料和卫浴等行业表现得更加明显。如上表所示,兔宝宝的营收增速跌幅最大,从64.85%下跌至5.35%,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这个在2017年迎来上市风口、取得渠道红利的“土”行业,无疑遇到了发展瓶颈。


创始人的心声

2018年的“资本寒冬”来势汹汹,在商业的战场上,没有人能完全避开资本寒冬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充满变数,但短期内遭遇的瓶颈需要从业者们用新的发展眼光共同“突围”。

大自然家居创始人佘学彬曾在接受亿欧家居专访时谈到,家居和家装产业都不是依靠烧钱就能搞定的,它们注定是一个慢行业,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把产品做好、把交付做好。

也有创始人从制造、生产的角度重新看待行业发展问题。尚品宅配董事长李连柱曾经提到,“制造端未来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发展逻辑。就像李连柱所说,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未来需要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的生产技术,改变必然发生。

在亿欧看来,营收放缓甚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提升,但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并不是最致命的打击。商业令人期待又令人恐惧的一点就在于:你永远不可能提前预知哪一家新公司将完全颠覆旧有的商业模式,也无法预测它究竟会在3年、5年还是10年后跑出来。

但这并不意味上市公司不需要提前布局。为了找到那把能够破局资本寒冬的钥匙,亿欧家居特意翻阅了以上32家上市公司2018年以来发布的公告,意外发现里面藏着企业应对未来资本寒冬的十个大招,它们会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希望吗?


上市公司的希望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变革激发新生力量,活在无形的镁光灯之下的上市公司,就是照亮中小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

时代潮流不断向前发展,消费升级的口号似乎快要被消费分级的呼声所掩盖,在充斥着变化的行业环境下,上市公司找到了以下新通路:加速海外收购、设立产业基金、创新合作模式、推进产业并购、加大投资建厂力度等等,他们正以“主动求变”的方式创造更加长远的未来。

第一招:海外收购

2018年以来,实施“买买买”战略的家居企业尤其多,仅在亿欧盘点的企业中就有多家公司踏上了收购之路,海外收购案例达15起(见下表)。


盘点家居上市公司2018年1-11月海外收购与投资动态


最“贵”收购案的苗头出现在今年5月。5月23日,曲美家居发布公告称拟以40.63亿元收购Ekornes ASA100%股权,9月正式完成收购。但在这笔收购案的背后,实控人用了质押公司股份、银行贷款、境内外商业银行融资、自有资金等多种方式才使得本次交易得以达成,其中坎坷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

从海外投资数量来看,美克家居与顾家家居位居榜首。顾家正意图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增加产品丰富性、完善海外布局。拥有多品牌、多渠道优势的美克美家,则借收购的方式加强对家具产品生产商的控制。

值得关注的是,越南正因为劳动力低廉、家具生产优势明显等优势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除了上榜的美克家居、敏华控股,永艺股份、恒林股份等公司也宣布将在越南建设办公家具生产基地。我们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产业外扩、辐射海外、强化生产将继续列入家居企业的发展重点。


第二招:设立产业基金或发起资产管理合伙企业

2018年以来,共有6家企业发布了与设立产业基金或发起资产管理合伙企业相关的公告。其中富森美、红星美凯龙、索菲亚的投入金额均为亿元及以上级别,惠达卫浴则借成立投资基金的方式注资北京居然之家联合投资管理中心。


盘点家居上市公司2018年1-11月设立产业基金的相关动态


不过,原本于去年设立了家居产业投资基金的皮阿诺(基金规模为10亿元)却于今年8月宣布终止投资产业基金,原因是未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这一点也令人有些意外。

亿欧家居认为,上市公司的高调进场,将会为大家居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要想借助产业基金的扶持有效整合产业资源,为时并不晚。

第三招:收购或投资国内企业,促进产业并购

如果说,加强海外收购和投资布局是家居上市公司在2018年作出的对策,那么,以下企业今年来在国内市场的收购与投资动作则表明:产业并购与整合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盘点家居上市公司2018年1-11月国内市场收购与投资动态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收购、投资国内企业也能重新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以顾家为例,结合前面提到的收购RB、入股澳大利亚家具零售商等事件,顾家在今年的收购道路上已经花费了25亿人民币。在国内市场,不单有顾家与居然之家的“联姻”,也有收购喜临门、玺堡家居的大动作。这几起收购案件也让顾家家居的股价从今年10月的最低点39元回升到当下的50.38元(截至12月7日)。

第四招:开展新的“合作方式”

与海外相比,国内收购与参股的门槛要低得多,而参与其他企业的股票发行也成为了新的“合作方式”,更多的方式还包括携手开发某大楼、间接投资等等。比如,欧派家居与红星美凯龙携手开发自营商场、顾家投入6亿元购买居然之家股权、美克家居参股海鸥住工与易尚展示等等。

这些事件告诉我们,行业整合的门槛正在降低、产业融合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重组动作在未来将频繁出现。


第五招:加大投资建厂力度,近10个新项目投入金额超过10亿

产能建设一直是家居行业关注的重点。2018年以来,光东方雨虹一家企业就投资建设了5个超过10亿的新项目(个别由子公司独立出资),预计投入的项目总金额约82亿元。


盘点家居上市公司2018年以来超过10亿元的投资建厂项目


根据上表统计,在超过10亿元的新项目投产上,4家上市公司总计将投入高达133.6亿元的巨额资金。

假若上述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将在2022年左右全部投入正式运营,那当下投入巨额资金的这些企业将有机会收割一波新的红利。

毕竟,家居行业仍然是一个未被工业互联网彻底改造的行业,企业如果能越早在产能建设、产品开发、智能化系统的建造等方面下工夫,将来也会拥有更多的筹码。


第六招:加强战略性投资布局

在战略性投资布局上,有的企业走在了前面,有的公司则想“迎头赶上”。

比如,在跨界收购方面,海鸥住工通过收购雅科波罗橱柜,表明了进军全屋定制的决心。美克家居坚持走多品牌、多渠道布局以延续和深化其品牌定位,将触角伸得更远。顾家则早在2014年就与居然之家达成战略合作,今年的两次注资除了继续加强合作,也表明了对居然之家业态的看好。

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亿欧家居认为,企业在决定战略布局方向时,一定要把握好自身优势、看准时间,再下手也不迟。

除了上述六个招数,其余的四个“大招”还包括:加大区域覆盖力度、签订采购框架与协议、增资或扩股、股权转让等等。

正因为2018年整体环境并不好,多家公司同时遭受着多维度的冲击,比如原材料价格上升、成本急剧增长、渠道扩张缓慢、经销商不稳定等等,这也成为了家居全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正在共同面临的挑战。

从战略布局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宁愿扛住高额的资金压力也要完成海外收购,恰恰是因为看到了新时代下的新机遇;一些公司花费巨额资金提前建设产能或对新项目进行增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想到的应对之策。因此,要想对抗充满变数的商业环境,改变必然发生。


行业的发展预判

总的来说,无论是收购、增资、参股等行为,还是海外布局、投资建产等方面频频传出的新闻事件,都代表着上市公司应对行业发展的最新策略,也传递出一种向上的进取精神,值得中小创业企业参考。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年,我们坚信未来已来,比“资本寒冬”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落地,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创业者,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行业在未来将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定制家居红利将逐步消失,各个细分领域都将重新面临新的挑战,营收增速、毛利率将持续放缓,市场不仅需要新的“资本故事”,更需要通过更加落地的方式加速实体产业的发展;

2)    跨界整合将成为常态,产业并购与行业重组势在必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走出原有的小圈子。否则,要么容易被市场淘汰,要么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3)    就像家居企业加速拥抱家装渠道、甚至直接切入整装市场一样,各个细分领域的壁垒有望逐步被打破。行业的透明性将有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必然将缓慢并且持续进行;

4)    家居行业主战场正在转移。各行各业的流量获取急需新渠道,随着家居业将加速从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业,持续加强用户体验、做好降本增效将成为发展重点。谁能够抓住客户、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    装配式装修、整装卫浴、家居供应链等领域的热度将进一步攀升。与此同时,家居行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价值将会凸显,家装后市场的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

最后,我们认为,在家居这个“土行业”,坚守服务的立场,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多、更好、更为精准、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比单纯的营销推广、模式创新更为重要。而熬到最后的,一定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首页 |方案|支持|案例|关于